狐假虎威
战国策〔先秦〕
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“子今敢食后也。天帝使后长百兽,今子食后,是逆天帝命也。子以后为不信,吾为子先行,子随后后,观百兽之见后而敢不走乎?”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,抓到了一只狐狸。狐狸对老虎说:"你不敢吃我。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,现在你吃掉我,这样是违背了上天的命令。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,那么我在前面走,你跟在我的后面,看看群兽见了我,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?"老虎信以为真,就和狐狸同行,群兽见了它们,都纷纷逃奔。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,却以为是害怕狐狸。
注释
求:寻找。
而:承接。
子:你。
使:派。
长:做首领。
以···为:认为···是。
为:相当于“于”,在。
以为:认为。
然:对。
简析
此文主要写虎与狐的对话和行动,狐狸利用老虎的威猛来吓唬其他动物,自己则冒充天帝的使者,欺骗并操控老虎。老虎被狐狸的谎言所蒙蔽,误以为其他动物是害怕狐狸而逃跑,实际上它们是因为惧怕老虎本身。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、欺软怕硬、没有自知之明的人,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轻信谎言,以免被他人利用和欺骗。
怨不期深浅
《战国策》〔先秦〕
中山君飨都士,大夫司马子期在焉。羊羹不遍,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,说楚王伐中山,中山君亡。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,中山君顾谓二人:“子奚为者也?”二人对曰:“臣有父,尝饿且死,君下壶飡饵之。臣父且死,曰:‘中山有事,汝必死之。’故来死君也。”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:“与不期众少,其于当厄;怨不期深浅,其于伤心。吾以一杯羊羹亡国,以一壶飡得士二人。”
下武
诗经·大雅·文王之什〔先秦〕
下武维周,世有哲王。三后在天,王配于京。
王配于京,世德作求。永言配命,成王之孚。
成王之孚,下土之式。永言孝思,孝思维则。
媚兹一人,应侯顺德。永言孝思,昭哉嗣服。
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於万斯年,受天之祜。
受天之祜,四方来贺。於万斯年,不遐有佐。
郑人买履
韩非〔先秦〕
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足,而置之其坐。至之市,而忘操之。已得履,乃曰:“吾忘持度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不得履。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”曰:“宁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(郑人有欲买履者 一作:郑人有且置履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