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观织女诗
王鉴〔魏晋〕
牵牛悲殊馆,织女悼离家。
一稔期一霄,此期良可嘉。
赫奕玄门开,飞阁郁嵯峨。
隐隐驱千乘,阗阗越星河。
六龙奋瑶辔,文螭负琼车。
火丹秉瑰烛,素女执琼华。
绛旗若吐电,朱盖如振霞。
云韶何嘈嗷,灵鼓鸣相和。
停轩纡高盻,眷予在岌峨。
泽因芳露沾,恩附兰风加。
明发相从游,翩翩鸾鷟罗。
同游不同观,念子忧怨多。
敬因三祝末,以尔属皇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牛郎身处别馆多少悲,织女独居一室眼泪垂。
一年只有一晚能相会,这样的日子真可贵。
显耀堂皇的天门忽大开,只见许多高峻的亭台楼阁。
香车千辆纷纷启动,浩浩荡荡地越过了天河。
六匹龙马振起玉辔,美丽的无角龙拉着宝车。
仙女火丹举着珍奇的蜡烛,女神素女拿着玉花。
绛红旌旗飘舞好似闪闪电光,红色车盖晃动就像摇动云霞。
奏起《云门》《九韶》声音多么嘹亮,敲起灵鼓与乐声相应和。
我停下车来独自站立往高处望,反观我自己置身朝廷地势巍峨。
有幸得沾皇家的雨露恩泽,随着七月秋风到来又加新的恩宠优渥。
赏析
诗一开始就突出牵牛织女本是夫妻而不得不分离的悲伤,于是这一年一宵的团聚就显得特别的珍贵。接着,作者大胆运用想象,按照天神出游的规格,极力错陈二星相会时的热烈场面和隆重气氛。显赫的天门打开了,魏峨的宫阁隐藏在天边,千骑万乘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越过天河,六龙奋辔,文螭驾车,火丹秉烛,素女执花,绛旗若电,朱盖如霞,仙乐齐奏,灵鼓相和。这种夸饰的手法,继承了从屈原《离骚》到曹植《洛神赋》的浪漫主义传统,采用的是古时所谓“赋”体,同时又吸收一些民间传说成分。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外孙,所以才有这样豪华的排场。诗中接着描写,停车相望彼此都在高高的天际。他们的恩爱是短暂的,恩泽如风似露,很快就会消失,不得长久。
王鉴
东晋临淮堂邑人,字茂高。王浚子。少以文笔著称。初为琅邪王司马睿侍郎。杜韬起事,上疏主张出兵镇压。入东晋,拜驸马都尉,出补永兴令。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,未就而卒,时年四十一。 12篇诗文
三国志注·吕蒙传
裴松之〔魏晋〕
初,权谓蒙及蒋钦曰:‘卿今并当途掌事,宜学问以自开益。’蒙曰:‘在军中,常苦多务,恐不容复读书。’权曰: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!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少时历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,惟不读《易》。至统事以来,省三史、诸家兵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如卿二人,意性朗悟;学必得之,宁当不为乎!宜急读《孙子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及三史。孔子言:“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以思,无益;不如学也。”光武当兵马之务,手不释卷。孟德亦自谓“老而好学”。卿何独不自勉勖邪?’蒙始就学,笃志不倦;其所览见,旧儒不胜。后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。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:非复吴下阿蒙!’蒙曰:‘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大兄今论,何一称穰侯乎?兄今代公瑾,既难为继;且与关羽为邻,斯人长而好学,读《左传》略皆上口,梗亮有雄气;然性颇自负,好陵人。今与为对,当有单复以卿向待之。’密为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权常叹曰:‘人长而进益,如吕蒙、蒋钦,盖不可及也。富贵荣显,更能折节好学;耽悦书传,轻财尚义;所行可迹,并作国士:不亦休乎!
咏史八首·其四
左思〔魏晋〕
济济京城内,赫赫王侯居。
冠盖荫四术,朱轮竟长衢。
朝集金张馆,暮宿许史庐。
南邻击钟磬,北里吹笙竽。
寂寂扬子宅,门无卿相舆。
寥寥空宇中,所讲在玄虚。
言论准宣尼,辞赋拟相如。
悠悠百世后,英名擅八区。
拟四愁诗四首·其二
张载〔魏晋〕
我所思兮在朔湄,欲往从之白雪霏。
登崖永眺涕泗颓,我之怀矣心伤悲。
佳人遗我云中翮,何以赠之连城璧。
愿因归鸿超遐隔,终然莫致增永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