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春风诗
何逊〔南北朝〕
可闻不可见,能重复能轻。
镜前飘落粉,琴上响余声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可以听见却不能看见,忽强忽弱时轻时重。
镜前它把铅粉吹落飘散,琴上它能吹得丝弦发出袅袅的余声。
注释
余声:演奏完毕仿佛还留在耳畔的声音。此指因风吹动而发出的不大的声响。
何逊
何逊(466年—519年),南朝梁诗人,字仲言,东海郯(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)人,何承天曾孙,宋员外郎何翼孙,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。八岁能诗,弱冠州举秀才,官至尚书水部郎。诗与阴铿齐名,世号阴何。文与刘孝绰齐名,世称何刘。其诗善於写景,工于炼字。为杜甫所推许,有集八卷,今失传,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。后人称“何记室”或“何水部”。 135篇诗文 81条名句
估客乐四首
释宝月〔南北朝〕
郎作十里行,侬作九里送。
拔侬头上钗,与郎资路用。
有信数寄书,无信心相忆。
莫作瓶落井,一去无消息。
大艑珂峨头,何处发扬州。
借问艑上郎,见侬所欢不?
初发扬州时,船出平津泊。
五两如竹林,何处相寻博。
七步成诗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帝深有惭色。